“丹增,去喝甜茶咯!” “哦拉索(藏语意为‘好嘞’)!”
扎囊县德吉新村村民丹增,刚忙完家里的杂活儿,上午的“约茶”时间也到了。村头的茶馆里,茶友们陆续到齐,喝甜茶、晒太阳成了农闲时节当地人最惬意的事。
一身黑氆氇藏装,头戴“次仁金果”(金丝帽),操着一口地道的扎囊方言,要不是村里人介绍,谁也看不出丹增其实并非“藏族大叔”。
今年59岁的丹增原名张积成,祖籍青海。20岁那年,他跟着施工队来到扎囊。“那时候条件艰苦,但工地上大伙儿不分民族相互照应、亲如一家,后来在工地上认识了我的藏族媳妇,就在这儿扎下根啦!”丹增回忆说,过去这么多年,村里人互帮互助的情谊没有变,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在延续,村里民族通婚家庭更多了。
德吉新村多民族大家庭的日益融合,是扎囊县“各民族相亲相爱,犹如茶与盐巴”的真实写照。前不久,西藏日报社全媒体采访组走进“氆氇之乡”扎囊县,在社区村落、机关学校、产业项目地蹲点采访,看到团结之花处处绽放、民族团结源远流长,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中,像石榴籽一样更加紧密地抱在一起……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桑耶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诉说着藏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扎玛止桑遗址,传颂着金城公主入藏、汉藏联姻的佳话……山南是藏文化的发祥地,而扎囊县人文胜迹众多,民族团结的历史底蕴尤为深厚。
位于桑耶镇最繁华地段的金城街,正是以金城公主进藏历史为主题打造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在这条步行街上,藏、汉、回等民族商户经营的门店种类繁多,大家相处非常融洽,沿街路灯和墙体上,用藏汉“双语”书写的民族团结标语格外醒目。每当民族节日来临,这里的庆祝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通过深挖历史资源,我们把金城街打造为全县民族团结示范点工程,将群众日常生活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既‘润物细无声’,又可学、可看、可感。”桑耶镇副镇长达瓦顿珠说。
共育团结之花,功夫重在平时。走进桑耶社区居委会大院内的社区村史馆,社区老支书索朗次仁正在向参观人员介绍陈列的旧物件。
索朗次仁年近六旬,卸任村“两委”职务后,当上了社区讲解员。不论是为群众宣讲,还是给工作组介绍情况,他都能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娓娓道来。
“民族团结是头等大事!”索朗次仁说,社区要发展进步,不做好民族团结的教育引导,啥都干不成!
索朗次仁告诉记者,桑耶社区的《居民公约》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最重要的内容,贯穿社区各项工作中。“每年春节和藏历新年,邀请外地务工人员一起吃‘古突’、过新年的社区居民不在少数呢!”他说。
桑耶镇作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映照了扎囊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新成效。近年来,扎囊县建成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居)1个、模范乡(镇)1个、多民族和谐街道(社区)1个,全县还命名215个单位和家庭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模范家庭。
用心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扎囊县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已经蔚然成风。
宣传教育全覆盖,培根铸魂凝聚思想共识
今年迎来50周年校庆的扎囊县中学,作为山南市县域中学中的佼佼者,其升学率在山南市乃至全区都小有名气。
今年扎囊县中学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校庆主题,将这场具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变成了一堂全校师生民族团结教育的“生动课堂”。“越是在重要的节庆或者场合,越要把民族团结放在首位。”谈起校庆活动的主题,学校党支部书记达瓦旦增如是说。
近年来,在扎囊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全县教育系统大力实施“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好班级”“好宿舍”“好学生”等创建行动,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实现了在校学生全覆盖。
在学校课堂之外的农牧区,以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以前别说是村民,就连我们的村干部都讲不好普通话,成为大家学习政策、落实工作中的最大短板。”德吉新村村委会主任罗布索巴的一番话,道出了过去基层干部群众“难过语言关”的苦恼。
为此,扎囊县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第一书记、乡村振兴专干深入群众的优势,不断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力度,仅今年,全县就开展村(居)学习培训694场次、受益群众5704人次。“现在,村干部用普通话交流学习、开展工作,已经是很平常的事了!”罗布索巴自豪地说。
同时,全县扎实推进“五个认同”增进工程,通过开展主题宣讲、共度民族节日等活动,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基层基础。敏珠林寺以全区宗教界深入开展“三个意识”教育为契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基地,引导僧众践行爱国爱教优良传统。
共住共学共事,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位于雅江北岸的藏草万亩植物种苗繁育基地,是扎囊县引进的自治区重点生态产业。该项目落地以来,在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成效显著。
来自内蒙古的乔佳星,是该基地的技术指导员,负责为当地群众提供苗木种植、养护方面的技术指导。看着前来务工的群众都能熟练掌握树木栽植、树苗浇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乔佳星觉得成就感满满。
“在工作上我给他们技术指导,但在生活中,当地的干部群众给了我很多关照。”乔佳星说,当地群众平日里带到工地上的点心茶水总会有他一份,大家知道他的家乡内蒙古也有赛马传统,轮着邀请他参加各村的望果节观看赛马活动,这样的民族情谊让乔佳星觉得扎囊就是他的第二故乡。
为增进与援藏省市的交往交流,近年来,扎囊县依托对口援藏资源,加强与湖南省株洲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的对接,采取两地双向互动交流方式,深入开展了“友好对接一批”“就业援助一批”“专业培训一批”工作计划。截至目前,全县各族干部和农牧民群众赴区内外学习12次,进一步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心手相牵,团结奋进。民族情就像滋润雅砻河谷的雅鲁藏布江,让“氆氇之乡”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记者手记:团结花开“氆氇之乡”
民族团结是西藏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事关西藏稳定和国家安全,事关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扎囊县常住人口以藏族为主,还居住着汉族、回族、土族、门巴族等,全县目前有民族团结家庭210户。近年来,扎囊县结合本地实际,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战略性任务,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全力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涌现出了通婚家庭典范化、邻里互助日常化、关怀认可激励化、民族群众多样化的典型案例。
叶层层成荫,木棵棵成林。扎囊县各族干部群众把民族团结融入工作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血脉相连、相融共生的“民族团结之花”在“氆氇之乡”必将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丹增平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