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尼泊尔,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热索村的居民们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他们除了从事小规模的农牧业,还经常和尼泊尔方面开展小额民间贸易,当地的衣着服饰和饮食习惯也同尼泊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吉隆自古以来就是西藏主要的对外通道之一,而如今吉隆口岸,更是中尼两国开展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枢纽。界河上不同时期建造的三座“热索桥”,便是中尼两国友好往来的最好见证。
吉隆镇开展贸易的尼泊尔商人次旦。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下,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在经贸、旅游、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吉隆口岸边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口岸经济交流日益活跃,成为西藏与南亚国家贸易往来的“黄金通道”。2014年12月1日,之前曾停止贸易的吉隆口岸正式恢复通关。2017年4月13日,吉隆口岸正式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口岸。同年8月30日,吉隆口岸正式扩大对第三国人员开放,边境贸易总额达到28亿元。
吉隆口岸自扩大开放以来,积极引进外资企业,注重培育本土企业。截至2017年底,口岸已进驻商贸公司26家,报关公司7家,物流公司7家,基本满足口岸正常服务和运行需求。同时组建了进出口贸易公司开展边境小额贸易,解决了部分当地贫困群众的就业创收问题。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吉隆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量75332吨,同比增长32.8%。
尼泊尔商人次旦在吉隆镇的小商店。
商贸发展促进吉隆口岸经济快速增长,同时也给当地旅游业带来机遇。吉隆县委常委、吉隆口岸管委会副主任刘健告诉记者,近年来游客数量也大幅增加。2016年,出入境游客数量近8万,2017年就超过了14万,今年预计可以突破20万。除了普通游客之外,印度来西藏朝圣的香客也是络绎不绝。
次旦是一位在吉隆镇做生意的尼泊尔商人。在他经营的小店里可以看到各式各样来自尼泊尔以及其他南亚国家的商品。得益于近年来游客的增加,他这个小店如今每年可以盈利20多万。他说在吉隆镇有许多跟他一样开店的尼泊尔商人,中尼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吉隆口岸的助力。
新一代的热索大桥。
刘健介绍说:“未来,吉隆口岸将按打造‘南亚局部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尼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设想继续发展下去,真正实现‘连通南亚、跨境合作、联动发展’,把南亚地区和中国紧紧联在一起。”